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肠癌

肠癌

  • 简介
  • 简介
    简介: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大肠癌的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近年有向近端(右半结肠)发展的趋势。其发病与生活方式、遗传、大肠腺瘤等关系密切。发病年龄趋老年化,男女之比为1.65:1。肠癌初期以便血为主,其次是大便习惯改变,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等,此外还极易引起梗阻现象,产生肠道刺激症状等。肠癌有很多突出的临床表现,患者还需多加小心。肠癌初期表现,以无痛便血为主,血液呈红色或鲜红色,与早期内痔的症状非常相似,后期便血多为暗红色,混有粪便之粘液血便或脓血便。手术是大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按照治疗目的,手术可分为根治性和姑息性两种。

    易感人群:

    好发于中老年人群

    患病比例:

    0.01%

    传染方式:

    便血 排便不尽感 尿频 粪便脓血 里急后重 便血且血与粪便混合 恶病质

    症状表现:

    无传染性

    治愈率:

    10%

    治疗周期:

    1-3个月

    治疗及检查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 ――50000元)

    常用检查:

    吞噬鸡红细胞功能试验,胃肠道CT检查,纤维结肠镜检查,无痛内视镜检查,血清唾液酸测定,气钡双对比造影,端粒酶活性,免疫病理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

    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放射治疗

  • 典籍论述
    • 肠癌在早期缺少症状,病人无明显异常改变。当肿块达1~2cm时,由于肿瘤的侵蚀,肠粘膜遭受到肿块的异物性刺激,分泌物增多,因此在排便时也有少量的粘液排出,多数在大便的前端或于粪便的外面附着。随着肿瘤的增大,分泌粘液也增加,有时随着排气或突然咳嗽腹内压增加,可有粘液从肛门流出。当肿瘤增大,形成溃疡或有坏死合并感染时,便会出现明显的直肠刺激症状,出现排便次数和粪便性质的改变。排便次数增加,每天2~3次,呈粘液便,稀便,粘液血便。常被误诊为“肠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

    • ——出自:《百病自测》
    • 1.肿块型结肠癌 2.浸润型结肠癌 3.溃疡型结肠癌

    • ——出自:《普通外科学》
    • 大肠腺瘤 大肠癌不同于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绝大多数大肠癌都起源于先前存在的腺瘤,所以腺瘤癌变的概念已被广泛地认可。因此,早期发现腺瘤和积极地治疗就能中止其癌变,防止大肠癌的发生。纤维结肠镜的问世,为早期发现癌前期病变(大肠腺瘤)和早期大肠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且发现绝大多数腺瘤可在肠镜下经高频电灼摘除,替代了过去治疗大肠腺瘤需要常规剖腹手术,故大肠癌的预防关键被期望从这里开始。因此,对大肠内的腺瘤无论大小和组织学类型,一经发现不容忽视,应积极治疗。

    • ——出自:《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