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耳痈

耳痈

  • 简介
  • 简介
    简介:

    耳痈是一种耳窍壅肿,耳根q.热胀痛,溃破流脓的耳病,类似外耳道疖肿。对于耳部脓肿而言,多由肝胃毒火上炎所致。痈生于耳,发于耳门者名耳门痈;发于耳根者名耳根痈。《外科证治准绳》:“耳痈,寒热间作,内外红肿,疼痛日增。”《锦囊》:“火壅上焦,或作大痛,或脓流于外,或脓塞胀痛,有因纵怒纵酒,湿热相乘,耳肿作痛者,所主宜平肝除热疏风。”方用仙方活命饮加减。 主要症状为跳动性耳痛,张口咀嚼时疼痛加重。痛剧者并可放射至同侧头部,影响患者睡眠。由于外耳道肿胀,听力可受影响。检查见外耳道壁呈半球状隆起,局部充血,触痛明显。牵拉患者耳廓或压迫耳屏时耳痛加剧。脓肿成熟后,半球状隆起顶部可有化脓黄点,溃破后脓液流出。发病时患者感全身不适,体温可略有升高。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患病比例:

    1.2%

    传染方式:

    耳道流脓 耳鸣 耳后长包 胀痛 耳廓放射性痛 耳孔处肿物

    症状表现:

    无传染性

    治愈率:

    94%

    治疗周期:

    7天

    治疗及检查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1000元)

    常用检查:

    中耳,外耳道,听力检查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 典籍论述
    • 然有虚火,有实火,不可不辨也。如风温袭阻,初起必寒热往来,头痛,耳中肿胀,脉弦硬数,似乎疟状,用牛蒡、荆芥、薄荷、夏枯草、丹皮、山栀,或小柴胡汤,如得汗邪彻,则肿胀自平;或至三、五日后,胀痛更甚,身热不和,风温化火,必挟肝邪上升,胀痛时如针刺,内成脓矣,用羚羊角、丹皮、山栀、钩钩、夏枯草,或龙胆泻肝汤,俟脓泄邪彻,自热退痛止。但其脓不能即干,必须十日半月收功;以少阳三焦多气少血,血少则肌肉难长,故疮口难合耳,此实火之证也。须知耳内有脓时,不可用末药掺之,盖耳窍止有开而无合,将药纳入,塞阻孔窍,脓不外泄,热毒即循络外达,绕耳红肿,则发外耳痈矣。必欲开刀脓泄方愈。所谓虚火耳痈者,或因肝胆怒火遏郁,或因肾经真阴亏损,相火亢盛而发。初起亦必寒热,胀而不肿,头顶连项掣痛,脉细数,神形静。此肝阳挟虚火上逆,不能消散,久则成脓,此疡最难速愈。初时用羚羊角散,冀其镇肝清热,久宜用大补阴丸,或金匮肾气丸滋阴补虚,庶可取效。又幼孩三、四岁时,亦有此证,经年脓水不干。此系先天不足,水不养木,肝阳上逆而结。不痛不肿,不必治之;俟阴分足,肝阳平,则愈矣。又小儿因胎风胎热,或洗浴灌水,耳内亦致作痛生脓。初时不可搽药,候毒尽自愈;如月外不瘥,以红绵散治之。

    • ——出自:《疡科心得集》
    • 王肯堂曰∶耳痈,寒热间作,内外红肿,疼痛日增。(《准绳》)

    • ——出自:《疡医大全》
  •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