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皮肤 > 痤疮

痤疮

  • 简介
  • 简介
    简介:

      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中医古代称面疮,酒刺。 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据学者们统计,在青春期男性有95%,女性有85%患过不同程度的痤疮。所以大家称其为“青春痘”是很贴切的。痤疮(青春痘)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多发于头面部,颈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

    易感人群:

    好发于青年人

    患病比例:

    0.4%

    传染方式:

    脓包型痘痘 脓疱性痤疮 皮肤油腻 发炎 额头长痘 萎缩性痤疮 恶病性痤疮 下巴长痘 左边脸颊长痘 鼻端弥漫性潮红

    症状表现:

    无传染性

    治愈率:

    85%

    治疗周期:

    1-2个月

    治疗及检查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常用检查:

    瓦色曼化反应,皮损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 典籍论述
    • 寻常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为其特征。常伴皮脂溢出。多发生于青春期男女。目前多认为是由雄激素激发引起,青春期雄激素分泌增多,使皮脂分泌亢进,同时使毛囊漏斗部及皮脂导管角化,导致皮脂排泄障碍,皮脂潴留,形成粉刺。

    • ——出自:《百病自测》
    • 夏暑心神郁躁,热逼汗渍成疮,遍身或出脓血,赤烂如火,用南星、半夏、黄连、黄柏各一钱,五倍子、黄丹各五分,为末干糁。如痒加枯矾、雄黄。常服黄连阿胶丸以清心。热汗浸渍成疮,痒痛不止,用黄 、当归、防风、荆芥穗、地骨皮、木通各二钱,白矾一两,为末,每药一两,水三大碗,煎五六沸,滤去渣,稍热淋洗患处,拭干避风,少时立效。轻者,只用腊雪水和蛤粉敷之。痱痤疮,因汗出见湿而生,轻者状如撒粟,用青蒿煎汤洗之,或枣叶亦好;重者热汗浸渍,匝匝成疮,用绿豆、滑石各五钱为末,绵蘸扑之,摩破成疮,加黄柏、枣叶各五钱,片脑少许。冬月下虚,身触寒冷,血涩生疮,顽滞不知痛痒,内服升麻和气饮去大黄,外用木香、槟榔、硫黄、吴萸、姜黄、麝香为末,麻油调搽。冻疮先痒后痛,然后肿破出血,黄水不止,用雄雉鸡脑一枚,捣烂,黄蜡各等分,清油减半,同于慢火上熬成膏,去渣涂之,久不愈者亦效。又方∶用生附子为末,面调涂之。手足折裂作痛,用清油五钱,慢火煎沸,入黄蜡一块,再熬溶,入水粉、五倍末各少许,熬紫色为度。先以热水泡手足,火上烘干,后用药敷,以纸贴之。其痛立止,入水亦不落。或桐油膏涂之亦好。

    • ——出自:《医学入门》
    • 未完全明了,系一多因素疾病,首先与内分泌有关,例如青春前的男女不发生痤疮;女性常在每次月经来潮前使痤疮加重,体内雄性激素水平增高,使皮脂腺分泌增多,聚积于毛囊内不易排出,致使毛囊栓塞形成粉刺,原存在于毛囊内的痤疮棒状杆菌在厌氧条件下得以繁殖,产生溶脂酶,分解皮脂中的三酸甘油脂,释放出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引起炎症,进一步使毛囊壁受损而破裂,引起毛囊周围炎症形成痤疮

    • ——出自:《皮肤性病学》
  •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