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头部 > > 耳疖

耳疖

  • 简介
  • 简介
    简介:

      耳疖(er jie)是指发生于外耳道的疖肿,以耳痛、外耳道局限性红肿、突起如椒目为其特征。古代医籍中尚有“耳疔”、“黑疔”等别称,如《外科证治全书·卷2》中说:“耳疔生耳窍暗藏之处,色黑形如椒目,疼如锥刺,引及腮脑,破流血水”。西医学的“外耳道疖”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施治。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患病比例:

    0.1%

    传染方式:

    耳道流脓 反复出血 间歇性耳痛 耳内疼痛 耳朵长痘 菜花耳

    症状表现:

    无传染性

    治愈率:

    90%

    治疗周期:

    7--10天

    治疗及检查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 ―― 1000元)

    常用检查:

    乳突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 典籍论述
    • 3.物理疗法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局部抵抗力,促进吸收或局限化的作用,较深的感染,可用热敷或湿热敷。耳疖、鼻疖等可用超短波或红外线。 4.手术治疗包括脓肿的切开引流和发炎脏器的切除。脓肿虽穿破但引流不畅者,可行扩大引流术。局部炎症剧烈,迅速扩展,或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者,亦可切开减压,引流渗出物,以减轻局部和全身症状,阻止感染继续扩展。

    • ——出自:《外科学总论》
    • 在成人平均长度约2.5~3.5cm。分软骨部和骨部,软骨部居于外,占全长的1/3。软骨部的前下壁有裂隙,为外耳道和腮腺之间提供互相感染的途径。下颌关节位于外耳道的前方,关节运动时可使外耳道软骨部变形。骨部居于外耳道内侧2/3。骨部的前壁、下壁和后壁的大部分由颞骨的鼓部组成。鼓部在外耳道的内侧端形成鼓沟,鼓膜的紧张部附着于此。鼓沟上部分缺口名鼓切迹(tympanic incisure),鼓膜的松弛部附着于此。外耳道的方向软骨部是向内向后上方,至骨部则转向前下方,故检查时应将耳郭向后上方牵拉使成直线,才易看清鼓膜,但在小儿仅有弧形弯曲,检查时需将耳郭向后下牵引。因鼓膜位置倾斜,所以外耳道的前壁和下壁较长。在外耳道的软骨部和骨部交界处较窄称外耳道峡部,外耳道异物多停留于此。婴儿的外耳道因骨部和软骨部尚未发育完全,故较狭窄。整个外耳道复盖皮肤,仅软骨部的皮下组织有毛囊、皮脂腺及耵聍腺,故易感染而患耳疖。因皮肤和软骨附着较紧,故疖肿疼痛剧烈。耵聍腺构造与汗腺类似,能分泌耵聍。

    • ——出自:《耳鼻咽喉外科学》
  •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