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风痹

风痹

  • 简介
  • 简介
    简介:

    中医学指因风寒湿侵袭而引起的肢节疼痛或麻木的病症。称“行痹”或“周痹”俗称“走注”,痹证类型之一。临床表现肢体酸痛,痛而游走无定处。病因风寒湿三邪中以风邪偏胜,而风邪易于游走所致。故《素问·痹论》说:“其风气胜者,为行痹。” 《晋书·宣帝》“帝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痹,不能起居。”《灵枢经·寿夭刚柔》:“病在阳者命曰风病,在阴者命曰痹病,阴阳俱病,命曰风痹病。”《宋书·隐逸传·周续之》:“ 续之 素患风痹,不复堪讲,乃移病 钟山 。” 宋 苏辙 《记病》诗:“侵寻作风痹,两足几蹒跚。” 《景岳全书.杂证谟》:“风痹一证,即今人所谓痛风也。”清 赵翼 《将至台庄忽两臂顿患风痹》诗:“陆程正拟上征鞍,忽中风痹两手挛。”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患病比例:

    0.001%

    传染方式:

    关节游走性疼痛,肿胀

    症状表现:

    无传染性

    治愈率:

    95%以上

    治疗周期:

    7-14天

    治疗及检查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常用检查:

    尿常规,抗核抗体(ANA),便常规,类风湿因子,抗类风湿性关节炎33抗体,血常规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 典籍论述
    • 〔原文〕一法∶一曰∶以右踵拘左足拇趾,除风痹;二曰∶以左踵拘右足拇趾,除厥痹∶三曰∶两手更引足趺置膝上,除体痹。

    • ——出自:《养生导引法》
    • 一法∶以右踵拘左足拇趾,除风痹。以左踵拘右足拇趾,除厥、痹。两手更引足趺置膝上,除体痹。

    • ——出自:《养生导引秘籍》
    • 风者,以病因而为名者也。痹与痿,以病形而为名者也。夫风为六淫之长,痹则三气杂合,故有以风痹同称者。因其病形之相似也。痹与痿,俱有筋骨皮肉脉五者之分,又俱有气血不行,肌肉不仁,四肢不用等证,故有以痹痿同称者,因其病形之相似也。至于风与痿,则不可概而称,又不可概而治,此丹溪所以斥《局方》之非,正千古之误。而徐彦纯特分风痿为二门,有功于来学不小。虽然,宁独风与痹不可混,即风证与痿皆不可混。如风证之四肢不用,分左瘫为血虚为痰,右痪为气虚有痰。痹证之四肢不用,乃湿土化,重着不移,伤于风,则阳受之,感于风寒湿,则阴受之,是风与痹之不可混而称,亦不可混而治也。痹者,三气杂至,为外来有余之邪,法当疏风散寒利湿为主,则气行血顺而愈。痿则积虚内热,而后病及于脏,为内生不足之证,法当独取阳明,或兼泻南补北,则气升血旺而愈,是痹于痿之不可混而称,亦不可混而治也。然则三者,既不可混,将安别之?亦在夫脉与证相参而已。如因中风卒倒之后,以至半身不遂,或手足不随,兼有痰不语,口眼歪斜等证,虽有气虚血虚之分,然留而不去,其病则实。此风证也。其脉必浮而滑。如因汗出当风,坐卧卑湿,涉水冲寒,以至骨节疼痛,皮肤不仁,肢体重着,四肢缓纵引急等证,虽与风证同系外邪,然引痛重着,自有三者之状,此痹证也。其脉必紧而涩。如因七情劳役,酒色无节,既非冲寒受湿之邪,又无卒倒暴厥之证,日渐痿疲,而至精枯髓减,筋骨痿弱,缓纵不收,此痿证也。

    • ——出自:《叶选医衡》
  •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