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痢疾

痢疾

  • 简介
  • 简介
    简介: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志贺菌经消化道感染人体后,引起结肠黏膜的炎症和溃疡,并释放毒素入血。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同时伴有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引发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菌痢常年散发,夏秋多见,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儿童和青壮年是高发人群。中医称此为肠辟、滞下。伴高热,神昏、惊厥者,为疫毒痢。由湿热之邪,内伤脾胃,致脾失健运,胃失消导,更挟积滞,酝酿肠道而成。

    易感人群:

    多见于3~7岁儿童

    患病比例:

    2%

    传染方式:

    腹痛 腹泻 粥样泻 腹痛伴便血 粪便黑色并带有血液 惊厥 大便异常

    症状表现:

    粪-口传播

    治愈率:

    95%

    治疗周期:

    7-14天

    治疗及检查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常用检查:

    胸部B超,钼靶X线检查,痢疾杆菌检测,粪便显微镜检查,纤维结肠镜检查,小肠镜检查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中医治疗 支持性治疗

  • 典籍论述
    • 凡人多食生冷,湿热伤其脾胃,致成痢疾。初起服如圣饼子,下积而愈;若无大便,止下赤脓者,乃胃有大热伤血也,宜当归芍药汤、阿胶汤;若下白脓者,乃饮食冷物伤大肠也,服桃花汤、全真丹而愈;若腹痛发热昏睡,六脉洪数,纯泄赤脓,乃热气滞于肠胃也,名疳蛊痢,亦有错服热药而得者,服黄连丸,甚者大通散。(痢疾固当化积清热,香连、承气等方,用果得宜,何尝不应手而愈?若涉脾胃虚寒,经脉内陷,三焦失运而致者,又不可不以温补为要也,盖热药之误,易于转手,凉药之误,救治殊难。虚衷以应,临证误人自少。)

    • ——出自:《扁鹊心书》
    • 人有夏秋之间,腹痛作泻,变为痢疾,宛如鱼冻,久则红白相间,此是肝克脾土也。盖夏秋之间,寒热必然相杂,肝遇凉风,则木气不舒,上不能宣,必至下克。

    • ——出自:《辨证录》
    •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是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为多见。儿童发病率一般较高,其次是20~39岁青壮年,老年患者较少。

    • ——出自:《病理学》
  •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