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全身 > 反应性关节炎

反应性关节炎

  • 简介
  • 简介
    简介:

      反应性关节炎(reactive arthritis,ReA)这一名词由Aho等于1974年首次提出。此后,人们对本病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及实验室研究,其名称逐渐被认可。目前,反应性关节炎是指继发于身体其他部位感染的急性非化脓性关节炎。肠道或泌尿生殖道感染后的反应性关节炎最为常见。近年来,对于链球菌感染及呼吸道衣原体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已有不少报道,并被认为是反应性关节炎的两种不同类型。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患病比例:

    0.006%

    传染方式:

    低热 肌痛 关节积液 运动时膝前疼痛加剧 肌腱端炎 骶髂关节疼痛

    症状表现:

    无传染性

    治愈率:

    80%

    治疗周期:

    2-4月

    治疗及检查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常用检查:

    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血常规,类风湿因子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康复治疗

  • 典籍论述
    • 二、若以关节炎、发热、血沉快为主要临床表现时需注意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核性变态反应性关节炎(Poncet氏综合征)、结缔组织病进行鉴别。

    • ——出自:《心脏病学》
    • (五)感染性关节炎 有两种类型一为病原体直接侵犯关节,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及链球菌等感染,尤其发生败血症时。在原发感染的基础上,病人出现寒战、高热、受累关节剧烈疼痛,关节肿胀活动障碍。以下肢负重关节。如髋关节和膝关节发病最多,不对称,多为单关节炎。关节腔穿刺液呈化脓性改变。涂片或培养可找到细菌。X线关节摄片可见关节局部脱钙、骨质侵蚀及关节间隙变窄。易并发骨膜炎及骨髓炎。另一为感染性变态反应性关节炎;在感染过程中,由于细菌毒素或代谢产物所致。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猩红热后关节炎、菌痢后关节炎、脑膜后关节炎及布氏杆菌性关节炎等。主要表现为四肢大关节游走性疼痛,可有局部红肿,一般经1-2周自愈。

    • ——出自:《风湿病学》
    • 赖特尔综合征又被称为反应性关节炎,因为关节炎的出现是对机体某个部位感染的反应,即由非关节部位感染引起的无菌性关节炎。该病在20~40岁的男性最常见。

    • ——出自:《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