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全身 > 惊风

惊风

  • 简介
  • 简介
    简介:

      惊风(infantile convulsion)又称惊厥,是痫性发作的主要形式,以强直或阵挛等骨骼肌运动性发作为主要表现,常伴意识障碍。是小儿常见的危急重症,可发生于许多疾病的过程中。其发病突然,变化迅速,证情凶险,列为中医儿科四大证之一。好发于1—5岁小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急惊风与慢惊风两类,急惊风发病急暴,临床表现多为实证。慢惊风多由久病而来,也可由急惊风转变而来,临床多表现为虚证。

    易感人群:

    婴幼儿

    患病比例:

    0.003%

    传染方式:

    抽搐 脑膜炎 高热 惊厥 阵发性或强直性惊厥 婴儿睡觉惊跳

    症状表现:

    无传染性

    治愈率:

    90%

    治疗周期:

    1-3天

    治疗及检查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8000元)

    常用检查:

    脑电图检查,颅脑CT检查,血液电解质检查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 典籍论述
    • 惊风者,虚惕怔忡,气怯神散,痰涎来去,泄泻色青。若惊入心则面赤夜啼,用栀子清肝散加黄连。入肝则面青眼窜,用柴胡清肝散。入脾则面黄呕吐虚汗嗜卧,用六君加柴胡、山栀。入肺则面白喘急,用异功散加柴胡、桔梗。入肾则面黑啮奶切牙,用六味地黄丸。若因乳母恚怒肝火,或膏粱积热,遗儿为患,或儿吐泻伤脾,清气不升,风木陷入太阴传变等因,皆能致此,当随主治。否则必成慢脾也,须预慎防为善。

    • ——出自:《保婴撮要》
    • (小儿百病中,惊风最急难治,故别为条列于此,以备预防之道)

    • ——出自:《保幼新编》
    • 风木太过,令人发搐,又积热蓄于胃脘,胃气瞀闭,亦令卒仆,不知人事。先服碧霞散吐痰,次进知母黄芩汤,或青饼子、朱砂丸皆可。若脾虚发搐,或吐泻后发搐乃慢惊风也,灸中脘三十壮,服姜附汤而愈。(小儿之急惊、慢惊,犹大人中风之闭证、脱证,温清补泻,审病当而用药确,自无差讹。)

    • ——出自:《扁鹊心书》
  •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