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胸部 > 肺隐球菌病

肺隐球菌病

  • 简介
  • 简介
    简介:

      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为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内脏真菌病。此菌属腐生酵母菌,不形成菌丝和孢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为发病的主要诱因。该菌大多由呼吸道吸入人体,在肺内形成感染灶。主要侵犯肺和中枢神经系统,但也可以侵犯骨骼、皮肤、粘膜和其他脏器。健康人感染后多可自愈或病灶局限于肺,无临床症状。当抵抗力降低时则引起发病,并可经血性播散至全身,中枢神经系统最容易受累,故常同时患隐球菌脑膜炎和肺炎。预后较差。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患病比例:

    0.074%

    传染方式:

    发热伴咳嗽、咯... 痰呈粘液脓性 低热 呼吸困难 隐球菌囊膜多糖堆积

    症状表现:

    呼吸道传播

    治愈率:

    87%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7天

    治疗及检查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常用检查:

    痰液的一般性状检查,胸部CT检查,胸部平片,痰液病原体检查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 典籍论述
    • 肺隐球菌病可在肺组织内形成肉芽肿结节,大小不等,直径约1~8cm,可为单个或多个。多数在胸膜下形成单个小结节,有时可误诊为结核病或肺癌。镜下可见肉芽肿内有多数隐球菌和巨噬细胞。有时巨噬细胞排列在病灶周围甚似结核结节结构。有时病变为进行性,形成多数粟粒性肉芽肿结节和大的胶胨样病灶。

    • ——出自:《病理学》
    • 2.隐球菌病(Cryptococcosis)AIDS患者合并隐球菌病的发病率为6%,以脑脊髓膜炎最为多见,亦可合并肺隐球菌病或隐球菌心外膜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倦怠感、羞明、精神状态变化、痉挛等症状。脑脊液检查在诊断上很重要,蛋白、细胞数增加,髓压升高,糖减少等。

    • ——出自:《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