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落叶型天疱疮

落叶型天疱疮

  • 简介
  • 简介
    简介:

    落叶型天疱疮好发于中老年人,通常无口腔粘膜损害。早期损害局限于皮损开头皮,面及胸,背上部,以后可以泛发全身。常难以见到水疱,主要表现为渗液不多的糜烂面,表面鳞屑呈叶状脱落,或层层疏松粘连似油酥饼样,是本病特征。痂皮下的渗出物分解后可产生臭味。紫外线可诱发或使皮损加重。常发生于红斑的基础上,尼氏征阳性,比寻常型相比,病情较轻,粘膜受累罕见而轻微,疱壁更薄,更易破裂。病情缓慢发展,患者亦可因衰竭或继发感染外而死亡。主要使用强的松龙(Prednisolone)或强的松(Prednisone)40-60mg /日,也可以视病情用氢化考的松300mg 静滴,病情控制后有计划缓慢的减药。直至强的松龙或强地松10-15mg/日维持量。也可使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静脉丙种球蛋白0.2~0.4g/(kg.d)连续3~5天,必要时每15天重复1次。

    易感人群:

    好发于中老年人

    患病比例:

    0.005%--0.0065%

    传染方式:

    黏膜损害 水疱或大疱损害

    症状表现:

    无传染性

    治愈率:

    30-40%

    治疗周期:

    3-5年

    治疗及检查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 典籍论述
    • 目前多数学者主张采用Lever分类法,即1.寻常型天疱疮,约占2/3。2.落叶型天疱疮。红斑型天疱疮,约占15%。增殖型天疱疮,约占3%。

    • ——出自:《皮肤性病学》
  •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