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阳虚发热

阳虚发热

  • 简介
  • 简介
    简介:

    阴虚发热是中医病证名。因阳气虚虚衰而致格阳、戴阳证的阴寒内盛而外见热象的病理变化,故治则应温补、中西医结合效果好。 因阳气虚衰而致格阳、戴阳证的真寒假热症象。中医学认为,人体由阴阳两方面组成。阴是指人体的精血津液等物质基础,阳是指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在正常情况下,阴阳相互依存,维持着动态平衡。如果阴阳的这种平衡受到破坏,阴阳的某一方出现偏盛或偏衰,人就会发生疾病。 阳虚体质的人,在饮食方面,不能“恣食冷饮”,既要少吃梨、荸荠等性质寒凉的食物,又要避免从冰箱里直接拿出来的冰冻食品。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患病比例:

    0.001%

    传染方式:

    伏脉 阳虚体质 阴盛阳虚 阴阳气血失衡 畏寒 腰膝酸软 脉沉缓或沉细 低热 头晕 面色苍白

    症状表现:

    无传染性

    治愈率:

    90%

    治疗周期:

    7天

    治疗及检查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常用检查:

    血常规,便常规

    治疗方式:

    中医治疗 支持性治疗

  • 典籍论述
    • 前人多言阴虚发热,罕言阳虚发热者,惟东垣曾力辨之。夫劳伤阳虚者,大劳大汗,及强力入房,汗出如浴,阳气内竭,即亡阳之例也。发为表热,粗看与外感无别,若兼外感,更难别矣;头面胸腹燔灼如火,自觉心中如焚,又与温病相似。治法却与外感与温病毫不相涉,若或差误,死在顷刻,轻者亦不出五日七日也。其辨别处∶处感脉必弦紧;温病脉必洪大,上涌有力;劳伤脉必迟弱无力,或浮虚而促,或沉细而疾,或断而漉漉如珠,或涩而参伍不调,或应指即回而无势,或软长圆净而无晕。外感四肢俱热;劳伤两足必冷,不能甚热。温病以手按皮肤上,必久而愈热;劳伤久按反觉冷气侵入。外感热盛,必烦躁气粗;劳伤气平身静,不能转侧。温病内热,必全腹上下皆热;劳伤只热在心中,是阳气离根,而上结于此也。温病内热,必渴而索饮无厌;劳伤口干,索水不欲饮,饮亦不多。外感舌苔先白而转黄;温病舌苔先或白或黄而转黑,干燥生刺;劳伤或舌白苔薄,或淡红无苔,或舌黑而润,或舌尖有红紫黑点,而舌心自净。外感、温病热盛,面色必赤;劳伤面色不赤,或两颧浮红,而额上晦暗。外感、温病热盛,必昏惑谵妄,手足躁扰;劳伤神识清明,但卧而身重难动,睡中呢喃一二句,而声息甚微。如上诸象,即不全见,总有二三处可辨。若舌微强短,及言谈委婉详尽,异于平日者,此真气已离,神丹莫救矣。治之先宜微酸入温补剂中,敛阳归根。有外感者,俟中气有权,发见躁扰之象,再以补中加散可也。其中又有夹食、夹血、夹痰、夹湿、夹郁之辨,更有兼阴虚者,并宜兼顾。若素有痞块,尤难措手。误用白虎、三黄及犀角地黄,但一入口,即心气衰息,口不能言,万无挽回之策。若外感重而劳伤轻者,即陶节庵所谓劳力伤寒也,与虚人病感,皆散中加补可已。

    • ——出自:《读医随笔》
  •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