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全身 > 灼性神经痛

灼性神经痛

  • 简介
  • 简介
    简介:

      灼性神经痛(causalgia) 系指在明确的神经损伤后,与损伤神经支配范围相一致的区域内出现的以剧烈灼样疼痛主要症状,表现为痛觉异常(allodynia ,异痛症) 、痛觉过敏、交感神经机能障碍、血流障碍、出汗异常、骨、肌肉萎缩,有时表现出水肿性改变的慢性顽固性疼痛综合征。各国学者统计,其发生率不尽相同,1~38%不等。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患病比例:

    0.0026%

    传染方式:

    面下部头痛 神经痛 始于眼部,扩张... 烧灼性疼痛 前额针刺样痛或烧灼感

    症状表现:

    无传染性

    治愈率:

    85%

    治疗周期:

    1-2周

    治疗及检查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30000元)

    常用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肌电图,红外热象图检查

    治疗方式:

    康复治疗 手术治疗 对症治疗 支持性治疗

  • 典籍论述
    • 6.神经干病变:神经干为混合神经,损害后除引起该神经支配的肢体部份肌肉的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外,并有相应区域内的感觉和植物神经障碍,后者如皮肤发凉、紫绀、指(趾)甲脆变或呈现沟状,严重时皮肤出现难愈的溃疡等。以下介绍常见的神经干损害:①挠神经损害:挠神经主要支配上肢伸肌肌群,损害后突出表现为手腕下垂,腕及手指不能伸直,感觉障碍仅见于拇、食指背侧小三角区。高位损害时则上肢伸肌全瘫痪,前臂挠侧感觉亦受累。多见于外伤和压迫性病变,少数也见于铅、砷及酒精中毒。②尺神经损害:尺神经主要支配尺侧腕,指屈肌和骨间肌,损害后表现为掌屈力弱,小指活动和拇指内收不能,各指分开、拼拢不能,骨间肌、小鱼际肌萎缩而呈爪状。③正中神经损害:尺神经主要支配前臂的旋前、掌屈、指屈和拇指对掌等肌肉,损害后出现前臂旋前困难,手腕外展屈曲以及第一、二、三指屈曲不能,鱼际肌明显萎缩形成“猿手”,伴第一至三指及无名指的挠侧感觉减退,早期可有灼性神经痛。外伤及压迫性病多见。腕部操作时主要表现为拇指运动障碍,见于腕管综合征。④坐骨神经干损害:坐骨神经主要支配股后侧肌群和小腿肌肉,损伤后的主要特点有:沿坐骨神经走行(从臀部向股后、小腿后外侧)的放散性疼痛,股后侧肌群、小腿和足部肌力减退肌肉萎缩,致屈膝及伸屈足困难。小腿外侧痛觉减退,牵拉坐骨神经时出现疼痛,故Kernig征Laseque征等阳性。多见于炎症、梨状肌综合征等。⑤腓总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支配下肢的腓骨肌及胫骨前肌群,损伤后出现足下垂(致行走呈跨阈步态),足、趾不能背屈,足不能转向外侧,小腿前外侧肌肉萎缩,小腿前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障碍。常见于外伤。

    • ——出自:《神经病学》
    • 10.股神经麻痹(femoral nerve palsies):大腿前面及小腿内侧感觉减退或丧失,刺激时有灼性神经痛,俯卧及直抬患肢时疼痛加剧(Wasserman氏征阳性)。步行时也伸出健足,然后将病足拖拉到一起,步伐细小。常见于盆腔肿瘤、腰大肌脓肿、骨盆和股骨骨折、髋关节脱位等。

    • ——出自:《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超短波对全身各个系统都有一定的作用,首先,是消炎作用,大量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证明超短波对炎症,特别是急性化脓性炎症有良好的作用。在治疗急性炎症时,小剂量有明显的消炎作用,大剂量有时反可使病情恶化,这与它能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使病灶的pH向碱性移行,有脱水作用,使巨噬细胞和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凝集素和补体增加等有关;第二,对肾脏有扩张肾血管,解除肾血管痉挛,使尿量增加,尿蛋白降低;第三,可降低血管张力,使小动脉毛细血管扩张,组织细胞营养改善;第四,可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应用小剂量的超短波,作用于颈交感神经节,可使高血压病人血压下降。第五,加强结缔组织再生,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因此临床上常用于(1)全身各系统、器官的一切炎症,对急性、亚急性效果更好,特别是对化脓性炎症疗效显著;(2)各种创伤,创口及溃疡;9(3)急性、亚急性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少尿,无尿疗效显著;(4)血管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疾病;症状性高血压(Ⅰ、Ⅱ期),闭塞性脉管炎,雷诺氏病等;(5)疼痛性疾病:神经痛,灼性神经痛,肌痛等。 3.微波疗法 微波疗法是应用波长为1米~1毫米的特高频电磁波作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它与短波、超短波不同,是一种定向电磁波辐射疗法,根据波长不同可将微波分为分米波(波长100~10cm),厘米波(波长10~1cm),医用微波波长多为12.5cm(频率2,450Hz)。微波的波长介于长波红外线与超短波之间,因此某些物理性质类似光波,如呈波束状传播,具有弥漫性能,遇不同介质可引起反射、折射、绕射、吸收、聚集等;微波辐射人体时,一部分能量被吸收,另一部分能量则为皮肤及各层组织所反射,其中富于水分的组织较多地吸收微波能量,而脂肪及骨组织反射较多。因此微波的热效应应以富于水份的组织及界面多的器官(眼睛,盆腔)产热大。生殖系统如睾丸对微波特别敏感,加之睾丸血循环差,散热慢,当局部温度高于35°C时精子产生受抑制,曲细精管萎缩局灶性坏死,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加强对眼睛及生殖系统的防护,对血循环和富于水分的组织应避免过量引起病情恶化。

    • ——出自:《康复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