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重舌

重舌

  • 简介
  • 简介
    简介:

    重舌,病证名。出《灵枢·终始》。又名子舌、重舌风、莲花舌。症见舌下血脉肿胀,状似舌下又生小舌,或红或紫,或连贯而生,状如莲花,饮食难下,言语不清,口流清涎,日久溃腐。多由心脾湿热,复感风邪,邪气相搏,循经上结于舌而成。 外治法: 1.舌下吹用冰硼散或薄荷研末合冰片少许掺口,或吹凉心散,每日2―3次。 2.若溃烂者,吹锡类散。舌下出血者,用炒蒲黄末。涎出量多者,用圣惠方。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患病比例:

    0.01%

    传染方式:

    进食困难 口齿不清 流涎 舌根部脓肿 舌体大且表面有沟纹 舌头上有长时间...

    症状表现:

    无传染性

    治愈率:

    70%--80%

    治疗周期:

    7--14天

    治疗及检查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常用检查:

    口腔X光片检查

    治疗方式:

    中医治疗 康复治疗 支持性治疗

  • 典籍论述
    • 重舌涎出,水浆不入。(《圣惠方》) 玄精石(二两) 牛黄 朱砂 冰片(各一分)

    • ——出自:《疡医大全》
    • 巢氏云∶小儿重舌者,心脾俱有热也,心候于舌而主血,脾之络脉出于舌下,若心脾有热则血气俱盛,附于舌根,重生壅出如舌而短小是也。有着颊里及上 者,名曰重 。着齿龈者,曰重龈。皆当刺去其血,用真蒲黄敷之,或发灰或马牙硝或硼砂或焰硝敷之,或竹沥浸黄柏点之亦好。又木舌症,舌者心之候,脾之脉络于舌也,脏腑壅滞,心脾积热,热气上冲,故令舌肿渐渐胀大,塞满口中,是为木舌,若不急疗,必致害人,用朴硝二分,紫霜一分,白盐半分,同研,每半钱,竹沥井花水调敷。不用朴硝及盐亦可。又方用黄葵花研细,黄丹伴之同研点七次。又舌胀满口,单用冰片点之,亦妙。又弄舌者,脾脏微热,令舌络微紧,时时舒舌,治之勿用冷药下之,当少与泻黄散渐服之,亦或饮水,医疑为热,必冷药下之非也,饮水者,脾胃虚津液少也。又加面黄肌瘦,五心烦热,即为疳瘦,宜胡黄连丸辈。大病未愈,用药后弄舌者凶。又有舌上白胎并黑色者,用硼砂为末掺之,热甚者,加冰片,或单用黄丹如豆许,以按舌下尤妙。

    • ——出自:《婴童百问》
    • 〔汤〕重舌,附舌下近舌根,生形如舌而小,谓之重舌。其着舌下,如此者名重舌。其着颊里及上 ,如此者名重 。其着齿龈上,如此者名重龈,皆刺之去血可也。

    • ——出自:《医学纲目》
  •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