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全身 > 脂肪肉瘤

脂肪肉瘤

  • 简介
  • 简介
    简介:

      脂肪肉瘤是恶性软组织肉瘤中较常见的一种。多见于30~70岁患者,以50岁左右发病最多。男性多于女性。四肢特别是大腿、臀部好发,上肢、腹膜后、头、颈块,直径3~10cm多见,后腹膜巨大者直径可达20cm以上,肿瘤常为结节状,或分叶状,质软或稍硬。

    易感人群:

    50岁左右发病最多

    患病比例:

    患病率约为0.002%

    传染方式:

    单发性坚实性结节 肝下垂 无痛性硬实结节

    症状表现:

    无传染性

    治愈率:

    正规三甲医院治愈率为50%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为20天

    治疗及检查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 典籍论述
    • 组织来源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好发部位一、上皮组织鳞状上皮乳头状瘤鳞状细胞癌乳头状瘤见于皮肤、鼻、鼻窦、喉等处;鳞癌见于宫颈、皮肤、食管、鼻咽、肺、喉和阴茎等处基底细胞 基底细胞癌头面部皮肤腺上皮腺瘤腺瘤(各种类型)腺瘤多见于皮肤、甲状腺、胃、肠;腺癌见于胃、肠、乳腺、甲状腺等粘液性或浆液性囊腺瘤粘液性或浆液性囊腺癌卵巢多形性腺瘤恶性多形性腺瘤涎腺移行上皮乳头状瘤移行上皮癌膀胱、肾盂二、间叶组织纤维结缔组织纤维瘤纤维肉瘤四肢纤维组织细胞纤维组织细胞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四肢脂肪组织脂肪瘤脂肪肉瘤前者多见于皮下组织,后者多见于下肢和腹膜后平滑组织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子宫和胃肠横纹肌组织横纹肌瘤横纹肌肉瘤肉瘤多见于头颈、生殖泌尿道及四肢血管和淋巴管组织血管瘤、淋巴管瘤血管肉瘤 淋巴管肉瘤

    • ——出自:《病理学》
    • 化学治疗 又称抗癌药治疗。主要适用于中、晚期癌肿的综合治疗。临床上对绒毛膜上皮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化疗效果较好;对其他恶性肿瘤,化疗可辅助手术或放疗。纤维肉瘤、脂肪肉瘤等化疗不敏感。 抗癌药种类繁多。按其作用机理分为五类:①影响核酸合成,如氟尿嘧啶、甲氨喋呤、阿糖胞苷、巯基嘌呤、羟基脲等。②影响蛋白合成,如长春新碱、门冬酰胺酶等。③直接破坏DNA,如氮芥、噻替哌、环磷酰胺、白消安、丝裂霉素、博菜霉素、丙正胺等。④嵌入DNA中干扰模板作用,如阿霉素、柔红霉素、光辉霉素、丙脒腙等。⑤影响体内激素平衡,如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此外,还有作用机理尚不确定的,如抗癌锑、斑螯素等。按其对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可分为:①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即对增殖周期各阶段起作用药物,如氮芥、环磷酰胺、噻替哌、阿霉素等。②周期特异性药物,即仅增殖某阶段起作用药物,如甲氨喋呤对S期细胞有效,长期新碱对M期细胞有效。何谓细胞增殖周期? 系指肿瘤组织内有较多的细胞处于增殖状态。细胞增殖周期有四个阶段:①G1期为DNA合成后期;M期为有丝分裂期。经此周期,每个细胞就变成二个子细胞。然后有细胞细胞又进入G1期继续增殖;有的细胞处于G0期增殖,但仍有增殖份裂能力,可能转入G1期;有的细胞则趋向老化死亡。了解药物与细胞增殖周期的关系,可以用打击不同的阶段细胞的几种药物联合;或按细胞增殖周期先后使用周期特异性药物和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称为序贯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例如,对大肠癌可用氟尿嘧啶、长春新碱和环磷酰胺联合。对肺癌可先用大量环磷酰胺,后用甲氨喋呤。一般认为:瘤体小,倍增时间短,患者情况较好,可用较大剂量。晚期瘤体大,倍增时间长,患者情况差,剂量宜小。

    • ——出自:《外科学总论》
    • 2.脂肪肉瘤(Liposarcoma) 3.恶性间叶瘤(Malignantmesenchymoma)

    • ——出自:《骨科学》
  •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