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全身 > 麻风

麻风

  • 简介
  • 简介
    简介:

      麻风(leprosy)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极为慢性具较低传染性的疾病。主要累及皮肤及外周神经,严重者可致容貌毁损和肢体畸残。由于我国政府对麻风的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在上世纪末已基本实现了消灭麻风的计划目标。除在西部及沿海边远山区尚有少数遗留的现症患者外,全国已基本未出现新的感染病例。麻风在世界上流行已近3000年,印度、埃及和中国被认为是世界麻风三大疫源地。其中,印度又为最早的疫源地,由此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我国麻风流行已2000多年,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古称疠风、大风、恶疾等。麻风一词来自《圣经》中希伯来文zarrath,意为不可接触,后译为希腊文lepra,再译为英文即称麻风(leprosy)。麻风分枝杆菌则由挪威学者Hansen在1873年发现,故国外学者仍称麻风为Hansen病。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患病比例:

    发病率约为0.0052%

    传染方式:

    结膜充血 无力 肌肉萎缩 淋巴结肿大 丘疹 脾肿大 感觉障碍 斑疹 菌血症 睾丸萎缩

    症状表现:

    呼吸道传播

    治愈率:

    30-50%,多遗留有骨骼发育畸形等后遗症

    治疗周期:

    1-3年

    治疗及检查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8000――10000元)

    常用检查:

    涂片,免疫病理检查

    治疗方式:

    化学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康复治疗

  • 典籍论述
    • 麻风(leprosy)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病变在皮肤和周围神经。临床表现为麻木性皮肤损害、神经粗大,严重者甚至肢端残废。本病在世界上流行甚广,我国则流行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以及青海等省、自治区。建国后由于积极防治,本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发病率显着下降。

    • ——出自:《病理学》
    • 活穿山甲一个,拣最大者,用生桐油一斤,如小者桐油半斤。先用雄黄末一钱,没药末七分,黄柏末一两,其搅入生桐油使匀,将穿山甲架起,下用炭火熏灼,使其口渴,即能张开,然后将药末和油灌入口内,不吃再烘,尽油吃完为度。再加大火将穿山甲炙酥,研为细末,另加百草霜一两,共研细收入瓷瓶内,封紧不可泻气。凡遇麻风之人,每用五钱,以烧酒调服,上用棉被重盖,卧一时许,候满身汗出,其虫随汗而出。隔一日再服五钱,照前服卧出汗,即将病患着身衣服被褥,尽行换过,送至无人处地方,掘坑焚烧,人不可近,闻其秽气,恐染此病。复后七八日,身面如蛇壳脱皮,永不再发,此仙方也。

    • ——出自:《串雅内外编》
    • 氯法齐明(clofazimine)胶丸,每粒50mg,剂量与服法随联合疗法而异。对麻风反应开始每日3次,每次100mg,随后根据反应控制并和胃肠道反应逐渐减量至每日100mg。

    • ——出自:《药理学》
  •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