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五脏痹

五脏痹

  • 简介
  • 简介
    简介:

    五脏痹是肝痹、心痹、脾痹、肺痹、肾痹的总称。见《证治准绳0杂病》。详见各条。因痹证日久不愈,复感风寒湿邪,使痹证从筋、脉、骨、肉、皮等发展至与其相合的内脏,致内脏受伤,而相应出现,肝痹、心痹、肾痹、脾痹、肺痹等。也可由于气血内虚,阴精亏损、或阳气不运,邪气乘虚而袭,积聚于胸腹所致。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患病比例:

    3%

    传染方式:

    难入睡或易惊醒 多梦 恶寒 胸闷 喘息 烦躁不安 散脉 关节肿胀 干胁痛 气喘

    症状表现:

    无传染性

    治愈率:

    86%

    治疗周期:

    1-3月

    治疗及检查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常用检查:

    肾功能检查

    治疗方式:

    中医治疗 支持性治疗

  • 典籍论述
    • 五脏痹者.皮肉筋骨脉.痹不已将复感于邪而内舍五脏.遂为五脏之痹.肺痹者.烦满喘呕.痹既入脏.则脏气闭而不通.本气不能升举.肺职治节.痹则上焦不通而胃气逆.故烦满喘而呕也.

    • ——出自:《内经博议》
    • 五脏痹。 羌活(一两,去芦) 白术(一两) 片子姜黄(去土,一两) 防己(一两) 甘草(炙,半两)

    • ——出自:《明医指掌》
    • 痹症无不由风、寒、湿三气杂感而成。故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盖痹者,闭也,三气杂至,则经络闭塞,血气不流,而痹斯作矣。三气之中,但分邪有轻重。经言风胜、寒胜、湿胜者,指病之因;行痹、痛痹、着痹者,言病之状。其论肺痹、心痹、脾痹、肝痹、肾痹者,病之所属,皮痹、脉痹、肌痹、筋痹、骨痹者,病之所在。故昔人云∶风寒湿气所为行痹、痛痹、着痹,又以所遇之时,所客之处,而命其名,非行、痛、着之外,别有皮、脉五痹也。近惟王损庵论痹,为最有见。先以痹字提纲,后复条分,直断之曰∶行痹者,行而不定,世称走注疼痛之类,俗名流火是也,痛痹者,疼痛苦楚,世称痛风,白虎历节是也,着痹者,重着不移,世称麻木不仁之类是也。至于治痹之要,如李士材云∶治行痹者,散风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大抵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治痛痹者,散寒为主,疏风燥湿,仍不可缺,大抵参以补火之剂。非大辛大温,不能释其凝寒为害也。治着痹者,利湿为主,祛风解寒,仍不可缺,大抵参以补脾补气之剂。盖土强可以胜湿,而气足自无顽麻也。此其推本内经,立说甚善。但痹而果因三气者,治之宜然,若邪。郁病久,风变为火,寒变为热,湿变为痛,又当易辙寻之,宜通经活血,疏散邪滞剂中,而参以降火清热豁痰之品,勿徒泥士材治法,此义丹溪得之。在《内经》原有热痹之症,非凿说也。大抵痹而知痛知痒者易治,不痛不仁者难医。又宜图之于早,迟则必至如经所谓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而为肺痹,烦满喘呕。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而为心痹,烦心上气,嗌干善噫。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而为脾痹,四肢懈惰,呕汗痞塞。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而为肝痹,夜卧则惊,多饮数溲。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而为肾痹,足挛不能伸,而尻以代踵,身偻不能直,而脊以代头。五脏痹显,而难治矣。故经曰∶其入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已。治痹者,所宜审焉。

    • ——出自:《顾松园医镜》
  •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