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痰火扰心

痰火扰心

  • 简介
  • 简介
    简介:

    中医病机术语,又名“痰火扰神”,指痰火扰乱心神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症候。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口渴,胸闷,气粗,咳吐黄痰,喉间痰鸣,心烦,失眠,甚则神昏谵语,或狂躁妄动,打人毁物,不避亲疏,胡言乱语,哭笑无常,面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临床可见于中医心悸、胸痹、不寐、癫狂、痫证等病,西医可见于冠心病、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癫痫等疾病。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患病比例:

    0.01%

    传染方式:

    苔黄腻 胸闷 心悸 目赤 舌苔发黑 热痰口臭 便秘 多梦

    症状表现:

    无传染性

    治愈率:

    30--50%

    治疗周期:

    14--21天

    治疗及检查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0-4000元)

    常用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核磁共振成像(MRI),肾功能检查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 典籍论述
    • 在实际生活中,许多患者失眠时常求治于中医,而且中医对失眠的治疗有独到之处,故将失眠的中医辨证阐述如下,以供读者参考。中医认为失眠是阳不入阴、神不守舍的病理表现。其病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阴血亏损,不能上荣以养心神,以致神不守舍而引起失眠。如心血不足,心失所养,血不养神,则见心悸、失眠、多梦等症,又如心肾阴虚,心火亢盛,心神被扰,也可引起失眠,常表现为心烦不眠,并伴有耳鸣、潮热、盗汗等症。二是痰火食积等邪气干扰所致失眠。如痰火扰心,则见心烦失虑,常伴有面红气短、口渴等症。又如食停胃腑、胃气不和,以致影响睡眠,常表现为睡时易醒。即所谓“胃不和则卧不安”,并兼有脘闷嗳气,腹胀不舒等症。此外,年老气血虚弱,阳不交阴,亦可导致失眠。

    • ——出自:《常见病自测》
    • 按:不寐一证,以血虚阴亏、心神失养及痰火扰心为多。阳虚阴盛,水饮不化,致多寐者有之,致不寐者,之前余未尝得见。本案根据畏寒、肢冷、跗肿、小便不利等阳虚水饮不化症状,拟用附子汤温阳气,消阴霾。仅五剂,便阴阳交泰,睡寐甘甜。特志之。

    • ——出自:《临证实验录》
  •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