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全身 > 伤寒

伤寒

  • 简介
  • 简介
    简介:

      伤寒(typhoid fever)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持续的菌血症与毒血症,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为主的增生、肿胀、坏死与溃疡形成为基本病理特征。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持续高热,全身中毒性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本病又称为肠热病(enteric fever)。但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系病原经血播散至全身全器官,而并非肠道局部病变所引起。肠出血、肠穿孔是可能发生的最主要的严重并发症。

    易感人群:

    无特发人群

    患病比例:

    0.0012%

    传染方式:

    斑丘疹 肠出血 肠穿孔 反应迟钝 表情淡漠 乏力 不规则热 腹部不适 去质状态 毒血症

    症状表现:

    消化道传播

    治愈率:

    80%

    治疗周期:

    约2周

    治疗及检查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10000元)

    常用检查: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嗜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数,血凝试验,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摸空征,伤寒胶乳凝集试验,淋巴细胞数,肥达氏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 典籍论述
    • 伤寒一症.传变不常.有本传、越经传、巡经传、巡经得度传、误下传、表里传、上行传、顷刻之间.生死系焉.可以寄人死生者.惟医焉耳矣.夫何脉理玄妙.七表八里九道.形似难辨.此庸医所以接踵而杀人者多也.元、若敖氏抱独见之明.着《金镜录》一书.只以舌证.不以脉辨.其法浅而易知.试而辄效.诚千载不偶之秘书也.惟黑舌之症.

    • ——出自:《敖氏伤寒金镜录》
    • 钱仲阳云∶小儿正伤寒者,谓感冒寒邪,壮热头痛,鼻塞流涕,畏寒拘急是也。夹惊者,因惊而又感寒邪,或因伤寒热极生风,是热乘于心,心神易动,故发搐也。用薄荷散、人参羌活散之类解之,甚者,抱龙丸。夹食者,或先伤于风寒,后复停滞饮食,或先停滞饮食,而后伤于风寒,以致发热,气粗嗳气,壮热头疼,腹胀作痛,大便酸臭,先用解散,次与消导;不解者,用大柴胡汤。周岁已前伤寒热轻者,用惺惺散;周岁已后,须解表微汗。若五六日不除,邪入于经络,传变多端,不可枚举。若夫荣卫俱伤者,羌活冲和汤主之,过此则少阳、阳明二经,在于半表半里肌肉之间,脉不浮沉。外症在阳明,则目疼鼻干,不得眠,脉洪而长,以葛根解肌升麻等汤治之。在少阳,则耳聋脉弦数,小柴胡汤加减和之。若少阳阳明俱病,小柴胡加葛根、芍药,传入阳明,为里脉沉实,谵妄恶热,六七日不大便,口燥咽干而渴。用大柴胡汤,重则三一承气汤,若兼三焦俱病,则痞满燥实,宜大承气汤。三阳之邪在里为患,不头痛恶寒而反渴,此为温病,当遵仲景法治之。其余正伤寒症,治自有专方,不复赘论。其兼惊兼食者,各从本症治之。

    • ——出自:《保婴撮要》
    • 治妊娠伤寒,头痛壮热,肢节烦疼方∶

    • ——出自:《备急千金要方》
  •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