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小儿嗜铬细胞瘤

小儿嗜铬细胞瘤

  • 简介
  • 简介
    简介:

      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发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旁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故可发生自颈交感神经链至盆腔的部位。这些细胞产生血管活性的胺类。肾上腺素仅产生于肾上腺髓质及主动脉旁体(organs of Zuckerkandl)的肿瘤,而正肾上腺素产生于交感神经链的肿瘤。绝大多数小儿的嗜铬细胞瘤手术时约为4~6cm,切面呈棕黄至浅褐色,被受压的正常肾上腺组织完整包绕,有出血或囊性坏死区。 镜下检查很难鉴别为良性或恶性,主要根据临床,如有复发或转移,则认为是恶性。在小儿很少是恶性,但较成人更多见肾上腺外病变,约占30%,常见部位是主动脉分叉部及主动脉旁体。术中及术后即刻死亡多由于未发现有第2个肿瘤。在小儿嗜铬细胞瘤另一特点是,有更多家族遗传及并发多发内分泌肿瘤。

    易感人群:

    儿童

    患病比例:

    0.0035%

    传染方式:

    消瘦 恶心 腹痛 心悸 多尿 多饮 血尿 糖尿 惊厥 心力衰竭

    症状表现:

    无传染性

    治愈率:

    75%(良性肿瘤5年存活率>96%,恶性肿瘤<50%)

    治疗周期:

    1-3月

    治疗及检查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常用检查:

    尿儿茶酚胺,肾脏MRI检查,尿去甲肾上腺素(NNM),肾脏CT检查,间碘苄胍γ-闪烁照相,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

    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 典籍论述
    • 即指人的两眼看任何物体都呈双影。两眼运动不能协调一致,物像不能投射于双眼底的“对应点”上,以致视物成双。眼外肌麻痹,眼神经系统疾病,眼眶外伤,眼肌手术等情况,凡累及眼外肌或其支配神经时,都可能产生复视。有一种情况尤当引起重视,就是当复视起初是由一定方位出现,后又发展到任何方位都能出现。最后两侧眼球的位置已明显不对称时,复视却有减轻,甚至消失,这往往是脑肿瘤的信号。小儿嗜铬细胞瘤在眼部症状常出现复视。

    • ——出自:《百病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