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血痹

血痹

  • 简介
  • 简介
    简介:

    病名。出《灵枢·九针论》。 ①邪入血分而成的痹症。由气血虚弱,当风睡卧,或因劳汗出,风邪乘虚侵入,使血气闭阻不通所致。《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答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诸病源候论》卷一:“血痹者,由体虚邪入于阴经故也。血为阴,邪入于血而痹,故为血痹也。”证见身体不仁,肢节疼痛,脉微涩,尺脉小紧等。治宜益气和营,通阳行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汤、防风散等方。 ②指风痹。《备急千金要方》卷八:“风痹游走无定处,名曰血痹。”详风痹条。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患病比例:

    0.001%

    传染方式:

    四肢远端麻木、... 肢端接连出现苍... 肢体局部的皮肤... 足趾发凉怕冷,...

    症状表现:

    无传染性

    治愈率:

    30%

    治疗周期:

    30天

    治疗及检查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800――1200元)

    常用检查:

    皮肤颜色,血常规,血管紧张素Ⅱ,便常规

    治疗方式:

    中医治疗

  • 典籍论述
    • 论曰∶血痹之状,形体肌肤,如被微风所吹者是也。盖血为阴,邪入于血而痹,故谓之血痹。宜先针引阳气,后以药治之。

    • ——出自:《圣济总录》
    • 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困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 ——出自:《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
    • 《金匮》论血痹曰∶尊荣人,骨弱,肌丰盛,重因疲劳,汗出而卧,不时动摇,如被微遂得之。此即《内经》所谓厥逆、颠疾、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盖尊荣肥盛,是素木气虚血滞之质矣。疲劳汗出,则气伤津耗,气不足以运血,津不足以载血矣。而又继以坐卧不动,加被微风,血行遂不得反其故道,而为之凝涩矣。凡气怯津虚之人,忽遇劳倦,即气血沸腾,旋复静息,即气血澄凝,忽驶忽停,失其常度,即不得反其故道,而瘀痹作矣。尊荣丰盛,不过为气虚血滞立影,其实农工力食之人,年岁稍高,即多此证。为其汗出衣薄,风寒屡袭而不已也。疟疾日久,多成疟母者,即血之所积而痹也。大寒大热,二气迭乘,寒至即周身血液为之结涩,热至即周身血液为之奔驶。脉络之中必有推荡不尽之渣滓,前血未净,续来之血,行至此处,必有所挂,积之日久,而 块成矣。此即血痹之机括也。但血痹之证,散在周身脉络之中,而疟母则结聚于内膜之一处。要其痹,皆在经脉络膜,而不在肠胃,故治之总宜红花、 虫,曲折搜剔,不宜大黄、芒硝之直下而迅扫也。吾每于力食之人,患偏废、注痛者,率以补气破血施之,疟母则兼化冷痰,其奏效皆甚捷。此即从仲景鳖甲、 虫、抵当化瘀诸方中来。

    • ——出自:《读医随笔》
  •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