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腹部 > 肠道蛔虫

肠道蛔虫

  • 简介
  • 简介
    简介:

      蛔虫病是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传染源是蛔虫病患者和感染者。大量的虫卵随患者粪便排出,污染蔬菜及泥土,在适宜的温湿度下,约经2周,发育为成熟虫卵。成熟虫卵经口到胃,大部分被胃酸杀死,少数进入小肠孵化发育为幼虫。幼虫钻入肠粘膜,经淋巴管或微血管入门脉、肝脏、下腔静脉而达肺;在肺内脱皮后形成1毫米左右的幼虫。幼虫穿过微血管经肺泡、支气管、气管上升至咽,然后再被吞入胃,此即构成蛔蚴移行症。蛔蚴到达小肠后发育为成虫(图2-9-1)。自吞食虫卵至成虫成熟约需75天,在小肠内生存期约为1-2年。

    易感人群:

    无特定的人群

    患病比例:

    0.04%-0.07%

    传染方式:

    胆道蛔虫症 腹痛 腹膜炎 腹泻 脓肿 消化不良 蛔虫性肠梗阻 恶心 高热 蛔虫感染

    症状表现:

    无传染性

    治愈率:

    80%

    治疗周期:

    1周

    治疗及检查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 ―― 1000元)

    常用检查:

    血常规,涂片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 典籍论述
    • 胆道蛔虫病是肠道蛔虫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胆道蛔虫病发病突然,病人突然感觉上中腹部或右上腹部疼痛,多为阵发性绞痛,有向上钻顶的感觉。此时病人常屈膝捧腹,坐卧不宁,汗流满面,痛苦之极。剧痛可持续数分钟后自行缓解,有的发作频繁,间歇时间短,多数病人在此期间都是疲倦欲睡,打不起精神。疼痛可向腰部、背部、右肩部或右肋部放散,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一般为胆汁,有时可吐出蛔虫,这一点对诊断很有参考价值。

    • ——出自:《百病自测》
    • 胆红素性结石形成机制胆汁中的游离胆红素浓度增高可与胆汁中的钙结合,形成不溶性的胆红素钙而析出。正常胆汁中的胆红素多葡萄糖醛酸结合成酯类而不游离。大肠杆菌等肠道细菌中的葡萄糖醛酸酶则有分解上述酯类使胆红素游离出来的作用。所以有肠道菌感染的肠道蛔虫症及胆道炎时易形成胆红素结石。此外,胆色素含量增加(如红细胞破坏过多),胆汁内钙量增加以及胆汁的酸度增加等都可促进此类结石的形成。

    • ——出自:《病理学》
    • 肠道蛔虫钻入胆道即引起胆道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胆道寄生虫病,约占胆道疾病的8~12%,可发病于任何年龄、以儿童青年多见、无性别差异、农村较为多见。处理不当,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危害甚大,也是原发性胆管结石的原因之一。

    • ——出自:《普通外科学》
  •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