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产后血瘀

产后血瘀

  • 简介
  • 简介
    简介:

    产后血瘀多由产后百脉空虚,起居不慎而使寒邪乘虚侵入胞宫胞脉,血为寒凝,瘀血内阻;或情志不遂,肝失疏泄,郁而不达,气滞血瘀;或胞衣残留,冲任不畅,瘀血内阻,血不归经而成。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过多,产后24小时内流血量超过500ml,继发出血性休克及易于发生感染。随病因的不同,其临床表现亦有差异。

    易感人群:

    好发于产后妇女

    患病比例:

    1%

    传染方式:

    产后出血 宫缩乏力 乏力 头晕 血压下降 软产道裂伤 凝血功能障碍 无力 出冷汗 产道血肿

    症状表现:

    无传染性

    治愈率:

    95%

    治疗周期:

    1个月

    治疗及检查费用:

    医院不同,收费标准不同,市级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常用检查:

    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产后检查,尿常规,血常规,便常规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 典籍论述
    • 效用说明:健脾胃,消食积,散瘀血。适宜于食积停滞、内积不消、腹痛、便泌,妇女产后血瘀恶露不尽、月经过期不通、痛经,小儿乳食不消以及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等症。

    • ——出自:《保健药膳》
    • 产后血瘀(蒲黄一百七十七,验方十一。) 儿枕血瘕(蒲黄一百七十七,验方十二。)

    • ——出自:《本草易读》
    • 或酒食、痰血、水湿、疮毒,郁抑阳气于里,不达于表;或劳倦郁抑,中气下陷,不能升发,则表虚而怯寒也。或发之,或吐之。(产后血瘀、乳胀皆能致之。)观邪塞上焦不通,抑遏阳气,东垣用升阳益胃汤,丹溪用吐法,吐出湿痰,使阳气随吐升发,可见矣。

    • ——出自:《医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