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缺血性肠炎

缺血性肠炎

  • 简介
  • 简介
    简介:

    缺血性结肠炎是结肠缺血引起的一种结肠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肠供血减少或缺如,进而导致该段肠壁缺血或坏死。腹痛、腹泻、血便被称为缺血性结肠炎的三联征。70%~100%的患者有腹痛症状,腹痛的特点为突发的剧烈绞痛,开始定位不明确,逐渐定位到左侧或左下腹,伴有血便或腹泻,少数患者首发症状为呕吐、头晕或里急后重。 大多为自限性,没有明显的血管阻塞,临床上难以找到明确的引发结肠缺血的原因。大部分患者为50岁以上的老年人,肠系膜血管造影对本病的诊断意义不大,有时患者在发生结肠缺血性改变后,肠系膜血管造影显示的血管也会无明显异常。有多种原因可以诱发自发性结肠缺血,其中各种原因引起的低血压最为常见。

    易感人群:

    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

    患病比例:

    约万分之一

    传染方式:

    腹痛 便血 头晕 恶心 里急后重 呕吐 肠道张力减低

    症状表现:

    无传染性

    治愈率:

    >90%

    治疗周期:

    10-14天

    治疗及检查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常用检查:

    小肠镜检查,血管造影,血常规,细菌学检验,便常规,负荷试验脑血流灌注显像,粪便红细胞,粪细菌培养,血小板计数(PLT)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

  • 典籍论述
    • 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国内以恶性肿瘤(多数是大肠癌)、肠息肉、炎症性肠病最为多见,其次是痔、肛裂、肠血管畸形、小肠平滑肌瘤、缺血性肠炎、肠憩室、肠套叠及贝切特(Behcet)病等。国外便血的病因则以癌及憩室为最常见。

    • ——出自:《急诊医学》
  •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