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头部 >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 简介
  • 简介
    简介: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的病原体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1939年我国也分离到乙脑病毒,解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

    易感人群:

    无特发人群

    患病比例:

    0.05%

    传染方式:

    表情淡漠 不自主运动 肠麻痹 痴呆 抽搐 喘息 大小便失禁 呆滞 单瘫 低热

    症状表现:

    虫媒传播

    治愈率:

    98%

    治疗周期:

    3-7周

    治疗及检查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0 ―― 10000元)

    常用检查:

    溶血性乙型脑炎补体结合试验,乙型脑炎病毒抗体,抗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IgM抗体,抗乙型脑炎病毒抗体(EPBV-AB),中和试验,脑脊液常规检验(CSF),脑脊液透明度,颅脑CT检查,血凝抑制试验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 典籍论述
    •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征等。

    • ——出自:《地震灾后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手册》
    •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型脑炎或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夏秋季节,蚊为传播媒介。

    • ——出自:《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