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皮肤 > 广州管圆线虫病

广州管圆线虫病

  • 简介
  • 简介
    简介:

      广州管圆线虫病(angiostrongyliasis cantonensis)是我国较常见的一种蠕虫蚴移行症,病原体为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幼虫或成虫早期(性未成熟)阶段。临床上较常发生内脏,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导致发热、头痛、呕吐、抽搐、昏迷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 广州管圆线虫最早是由我国的陈心陶教授(1933,1935)在广东家鼠及褐家鼠体内发现,当时命名为广州肺线虫(pulmonema cantonensis)。后由Matsumoto(1937)在我国台湾报道,至1946年才由Dougherty正式命名为广州管圆线虫。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患病比例:

    0.01%

    传染方式:

    食欲下降 恶心 嗜睡 表情淡漠 皮肤痛 昏迷 胸痛

    症状表现:

    病原菌传染

    治愈率:

    40%

    治疗周期:

    1-2个月

    治疗及检查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8000――15000元)

    常用检查:

    颅脑MRI检查,颅脑CT检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 典籍论述
    • 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Chen,1935)Dougherty,1946]寄生于野鼠肺部血管。最早是我国学者陈心陶(1933)在广东家鼠及褐家鼠体内发现。主要为动物寄生虫,但也可侵入人体,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和脑膜炎。1945年首例广州管圆线虫病在台湾发现。 形态

    • ——出自:《人体寄生虫学》
  • 相关问答